夏天疾病應該如何預防
2017-12-24
中暑 長時間生活在冬暖夏涼空調環(huán)境里的大家,對氣溫改變適應能力低,當出現(xiàn)在高溫中的時候更簡單中暑。在氣候悶熱的情況下,人會很多出汗,胃液排泄削減,再加上晝長夜短,晚睡早上,睡覺時間缺乏,簡單發(fā)生頭暈、頭昏、疲勞,甚至惡心嘔吐、胃口不振等表現(xiàn),嚴峻時發(fā)生中暑。中暑剛有預兆時,一般不太會注重,大多數(shù)人以為是天太熱,不舒服很正常,如果持續(xù)很多運動,表現(xiàn)會由輕轉重。一旦不舒服,要立刻找個陰涼地方休息、喝水,不要擠在人堆中,用涼水緩慢地沖手洗臉都有優(yōu)點。
消化道疾病 很多出汗以及鹽分丟失,唾液腺排泄削減,胃酸濃度下降,高溫引起肌膚血管擴張,使胃腸道出現(xiàn)相對貧血,胃液排泄削減,胃腸蠕動減弱,胃口下降,常常吃不下飯,略有疏忽,簡單發(fā)生腸道傳染病,所以腹瀉等消化道疾病是夏天???。
熱傷風 別以為天熱了就不會傷風。時節(jié)交替最簡單得傷風。還有,現(xiàn)在大家普遍貪涼,空調溫度打得很低。夏天外面氣溫超過35℃,一到室內空調立刻打到20℃,嫌不過癮的還把電扇打開猛吹。這樣一來,人體體表俄然由熱轉冷,血液溫度大幅改變,鼻子和喉嚨反射性缺血,人體反抗外界侵略的兩道屏障失掉作用,傷風病毒勢如破竹,人就簡單傷風。夏天要休息好,一天確保8小時以上的睡覺,中午小睡一會兒,可增強身體免疫力,防止傷風。
天氣狀況對人體的傷害是多方面的,包括溫度、濕度、氣壓、風力、日光等,這些因素或單獨“行動”,或歸納“侵襲”,導致人體代謝、內分泌、體溫調理等一系列功用失調而致病。當氣溫低于8℃,或者高于35℃時,老年人的死亡率顯著增高。這是因為人類對氣象條件適應能力隨年齡不同而不同,嬰幼兒和老人適應能力最差,10歲以后開端增強,20~40歲為最強。盛夏酷暑之際,往往會導致人們中暑、熱傷風、腦中風和消化道疾病的發(fā)生。
上一篇:輕松打理浴室衛(wèi)生秘訣